日韩免费观看视频_99精品视频精品精品视频_免费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亚洲成人

用戶名: 密碼:   [注冊用戶][幫助





微信封面.jpg

承辦單位:淮南時尚光線傳媒 關鍵詞檢索:
網站首頁 | 紀實圖片 | 縣區圖片 | 行業圖片 | 社會團體 | 時尚娛樂 | 攝影藝術 | 會員作品 | 活動集錦 | 習作隨拍
我為淮南寫首詩 百姓看新華 書法繪畫 國際國內 防控專題 情滿中秋
>>信息之窗: 更多信息>>
首頁 >> 淮南:資源為本 “智慧”轉身
淮南:資源為本 “智慧”轉身
文章來源:轉載 作者: [查看該作者其它文章]
發布時間:2015-01-15 15:22:12 瀏覽:2042

     淮南轉型升級系列報道①

 
     編者按: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也是現階段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凸現出來的一項新課題。近年來,淮南市主動推進戰略轉型,建設創新型城市,著力對接國際產業轉移趨勢,在確立發展理念,打造營商環境,營造轉型氛圍方面創新模式,投資企業與落戶城市形成了理念契合、環境切合、文化融合的默契。目前,已有近10家世界500強和中國100強企業選擇在淮南投資興業,形成了產業大鱷“集群式”落戶資源城市的獨特的“淮南現象”。本報今起連續刊發,旨在為全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供參照和借鑒。
 
    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中安聯合煤化一體化項目奠基;總投資300億元、安徽省首個特大型單體化工項目“煤制天然氣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45億元吸引2000多家互聯網企業入駐的中國移動(安徽)數據中心落戶淮南……
  隨著一批全循環煤化工項目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的簽約落地,煤電大市淮南產業結構快速升級。淮南市委書記沈強說,淮南按照延伸抓循環,轉型上高端的思路,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培育發展了一批重點標桿項目,有力推動了傳統產業的升級和資源經濟的轉型。
 
     煤電產業遭遇“寒冬”  致力轉型時不我待
 
淮南煤炭探明儲量153億噸,占安徽省的71%,是全國13個億噸級煤炭基地之一。16對現代化礦井,年產煤炭近億噸,長三角地區每用4噸煤,就有1噸來自淮南。作為中國電力工業的搖籃、安徽省最大的電力企業集聚區、全國六大煤電基地之一,淮南擁有6大發電企業、26臺發電機組,建成裝機總量1220.8萬千瓦,建成兩條1000千伏特高壓電網,上海每用6度電,就有1度來自淮南。淮南煤電產業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煤電資源的優勢也讓淮南冠上了“中國能源之都”的美譽。
  然而,“三期疊加”的新環境,宏觀經濟下行的趨勢,讓煤電產業遭遇“寒冬”。2014年,淮南煤炭產量7470萬噸,實現增加值241億元;全年發電量560億千瓦時,實現增加值88億元。煤炭行業量價齊跌,增加值同比減少60億元,發電產值出現“縮水”。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工礦城市,“一煤獨大”的結構性矛盾凸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區域經濟、園區經濟基礎薄弱,發展不均衡;土地、資金、環境等要素制約突出。淮南市委、市政府清醒地意識到:轉型發展極為迫切。只有直面危機,沿著科學發展的方向,積極找尋轉型發展新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才能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后勁。
 
     做精煤電產業鏈 做強非煤產業群
 
     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淮南市確立了轉型發展“雙輪驅動”戰略,在做精做優煤電產業鏈的同時,做大做強非煤產業群。
  “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對于淮南這樣一個典型的資源型老工業城市,要實現真正的轉型跨越發展,就必須抓住產業轉型這個核心,走出一條以煤為基、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多元發展的獨具淮南特色的產業轉型之路。
  按照“拉長產業鏈、擴大產業群、提高附加值”的思路,堅定不移地抓產業、促轉型。鞏固提升支柱產業。堅持煤電聯營、煤化一體、清潔循環發展,加快朱集西礦與煤制烯烴、楊村礦與煤制天然氣等一體化發展,推動平電三期并網發電,推進潘集選煤廠、潘集電廠、洛電四期、平電四期、煤化工園區低熱煤電廠、大唐田家庵電廠等項目前期。加速振興主導產業,把煤化工、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三大主導產業,明確主攻方向
 
     煤化工產業,全力推進中安煤化一體化、鳳臺煤制天然氣等項目建設;裝備制造,重點加快陜汽配套產業園、重卡工業園等項目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挖掘整合科技、產業、服務數據資源,重點加快中國移動(安徽)數據中心、江淮云產業園等建設。大力培育高成長性產業。積極培育光電新能源、生物醫藥、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現代服務業四大高成長性產業,重點建設光電產業園、潤敏江生物醫藥科技園、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區、臺灣風情文化商貿城等項目。
 
    主動適應新常態 轉型發展步伐快
   “適應新常態,實現有質量的增長。”在淮南市委九屆七次全體會議上,市長王宏發出這樣的呼吁。全市圍繞轉型目標,明確產業定位,大力發展煤電化、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現代醫藥、光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文化旅游、勞動密集型等主導產業,以逐步形成煤電化產業頂天立地、非煤產業鋪天蓋地的多元支撐局面,努力保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為此,淮南實行市領導聯系重大項目制度,加快推進中安聯合煤化一體化、平電三期2×100萬千瓦機組、中國移動安徽數據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全年爭取中央和省項目139個,獲得中央和省級補助7.2億元,列入省“861”行動計劃重點項目405個,年產22億立方米的煤制氣項目獲國家發改委“路條”,第二條1000千伏淮南—上海特高壓工程獲核準。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10個,竣工32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同時,強化創新驅動,推進全國智慧城市試點、省級首批創新型城市試點,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去年1—11月,服務業、民營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3.9個和2個百分點,凈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高新技術產品35個,發明專利授權量226件,增值85%。加強園區建設,新型煤化工基地總體發展規劃獲批,經開區、高新區分別躋身國家級和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高新區與淮南工業園整合后獲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3.2億元的江淮云產業平臺投入運行,獲批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區。安全關閉14對小煤礦,淘汰了一批落后產能,騰出了一定的環境容量。統籌煤與非煤產業發展,煤與非煤產業比調整為54.3:45.7,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為7.4%,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
  新常態有新挑戰,更蘊含新機遇。作為一個中部地區的工業城市,淮南已正式躋身長三角城市群,成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國家中原經濟區、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試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市等多項國家政策的集中交匯區。每一項試點背后,都有相應的含金量的政策作支撐。
  淮南市將主動順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利用市場倒逼機制,把握蘊含著的發展機遇,迎難而上,創造轉機,把工作重點放在轉方式調結構上,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努力做到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以嶄新的姿態描繪嶄新的藍圖。
關鍵詞: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投稿需知| 下載說明| 聯系我們| 網站幫助廣播電臺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m.50fk.com
淮南圖片網 版權所有 地址:淮南市陽光國際城南區7號樓507室 備案號:皖ICP備15022074號-2 網站特聘律師:胡蓉
電話:13505548206、18949682288 郵箱:1147587489@qq.com 技術支持:淮南訊網
返回頂部
 
在線QQ
聯系電話
13505548206
聯系電話2
18949682288

微信掃一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沽源县| 遵化市| 新干县| 周至县| 类乌齐县| 丹棱县| 广东省| 儋州市| 七台河市| 正镶白旗| 壤塘县| 来安县| 高清| 临西县| 营口市| 太仓市| 常德市| 青龙| 泸西县| 武夷山市| 宜宾市| 通山县| 洪泽县| 冷水江市| 敦煌市| 益阳市| 紫金县| 永和县| 麻江县| 齐齐哈尔市| 怀仁县| 商水县| 宁陵县| 西峡县| 遂平县| 卓资县| 巴彦淖尔市| 石景山区| 贺兰县|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