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推劇文化惠民演出創優出彩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鳳臺廣闊農村到處呈現一派大豐收的景象。人們在喜慶豐收的同時,懷著喜悅的心情欣賞著“非遺”稀有劇種、鳳臺縣推劇團送戲進萬村文化惠民工程的演出。
為了使今年送戲進萬村文化惠民工程演出劇目主題鮮明,富有感染力,教育意義深刻,鳳臺縣推劇團在演出劇目內容上進行了創新,注重與村民契合,引導村民揚善除惡,扶正祛邪。今年他們選定演出劇目是推劇大型古裝戲《慈母恨》,該劇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胡小飛自幼母親對其嬌生慣養,過于溺愛。父親長期經商在外,孩子無人約束,失于管教,跟隨舅父學會了吃喝嫖賭,長大后,逐漸債臺高筑。為還債,胡小飛趁夜色打劫、誤殺了在外經商歸來的父親。奶奶大義滅親,報官后胡小飛被抓捕坐入死牢,舅父誘賭監禁臨行前,母親前來探望,囹圄中的胡小飛憶往事后悔不已,忌恨母親沒有對自己嚴加管教,趁洗臉時咬下母親手指,母親肝腸寸斷,方知“嚴教是愛,嬌慣是害”……。由于該劇情節生動,感人至深,極富教育意義,加上本土推劇音樂、唱腔優美動聽,調動了觀眾情緒,廣大干群觀后贊譽有加。桂集鎮勇敢村村民詹可貴觀后深有感觸地說:“縣推劇團這出戲演的好,使我們感到教育孩子走正道是每個父母的責任,對孩子不能過分溺愛。”到目前,縣推劇團已深入全縣13個鄉鎮、200多個村,演出168場,觀眾累計達30000多人次,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今年“送戲進萬材”文化惠民工程演出任務。
為了增強“送戲進萬村”文化惠民演出效果,縣推劇團前站聯絡人員都提前與各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支兩委聯系相關事宜。根據鄉鎮綜合文化站的精心安排,他們每到一個村都提前與村支兩委聯系落實好演出場地和供電事宜。演出前做到鑼鼓進村入戶,利用車載喇叭和村里廣播宣傳演出信息,提高了村民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在推劇送戲進萬村演出之前,為確保送戲進萬村演出質量,創優、出彩,他們不斷調整工作思路,多措并舉,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備演工作。確定了一名副團長具體抓下鄉演出劇目的排練和備演工作;要求演職人員要進一步熟悉劇本,吃透劇情,領會、把握劇中人物性格,積極開展想戲、練戲活動;要求全體演職人員要始終秉持“舞臺大于天”、“戲比天大”的演藝理念,努力把送戲進萬村演出的各項工作想好、做實、做好;同時安排導演積極開展對演職員自我練戲的監督、調度活動,組建起全團演職員工微信群,通過網絡、視屏等觀看他們自我練戲情況,以使團領導和劇目主創人員做到心中有數。
下鄉前,各項工作管理人員對演出的所用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如演出服裝、道具、燈光音響設備、演員車和舞臺車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演出順利進行。(阮仁鵬)




編發:淮上老驥